以色列王國分裂
公元前 931 年
此聖經展示的影像輪播
所羅門王死后,他的兒子羅波安成為新的國王。以色列人在示劍來見他,要求減輕所羅門統治期間強加給他們的重稅和勞役。
羅波安最初向他父親的顧問尋求建議,他們建議他傾聽人民的要求並善待他們。然而,羅波安也咨詢了他的年輕顧問,他們敦促他更加嚴厲,並要求人民給予更多的貢品。他愚蠢地選擇了聽從他青春期朋友的建議,並告訴北方部落他不會減輕他們的稅收負擔。這導致了一場叛亂,北方十個支派分裂出去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,任命耶羅波安為他們的新國王。所羅門的前任官員耶羅波安從埃及流放歸來,幫助領導了這次叛亂。與此同時,羅波安仍然是猶大和便雅憫南部支派的國王 列王紀上 12:1-24 。
以色列和猶大的邊界在耶利哥、伯特利和約帕以南。然而,這條線經常改變,根據兩國的相對實力向北或向南移動。以色列的首都最初是在歷史名城示劍,然后是得撒。第三王朝的創建者暗利選擇撒馬利亞作為他的永久首都,直到亞述人摧毀王國為止。宗教聖地在以色列北部的但和靠近南部邊界的伯特利得到維護。南猶大王國包括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,由大衛后裔統治。
王國的分裂被視為上帝對所羅門偶像崇拜和悖逆的懲罰。北國有九朝十九王,在位時間普遍較短。南國的大衛王朝連續統治了20位國王,而且在位時間也趨於更長。北方王國在其整個歷史中將繼續受到腐敗和偶像崇拜的困擾,最終在公元前 722 年落入亞述人手中 。南國猶大將持續數百年,直到巴比倫人在尼布甲尼撒王的統治下征服了它,尼布甲尼撒王於 586 年摧毀了耶路撒冷。